腾讯娱乐讯(文/付超 图/薛建宇)赢口碑输票房,二度出战大银幕的《魁拔之大战元泱界》依旧没有收获一个满意的结果。腾讯娱乐独家采访导演王川,本想跟他讨论一下影片的营销,没想到话题一下扯开了去,从《魁拔》聊到了整个动画产业的方方面面。这篇访问已经不再仅限于《魁拔》,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份华语动画的诊断书来读。至于诊断结果,用八个字便足以囊括:问题颇多,前途可期。
角色日漫打斗美漫?
“我们就是要取二者之长,建立标准。”
腾讯娱乐:《魁拔》我看完感觉,人物造型很日漫,但打斗又很美漫,当时是怎么想到这样结合的?
王川:这是要满足两个目标。从2002年的美国开始,1:2.35超宽屏幕和5.1声道环绕立体声,就成为影院标配。然后到2004、2005年,就蔓延到中国。这次标准的变化,对电影公司其实提出了一个非常大的挑战。当你画面信息量不够的时候,你的电影在超宽画面不值一看。所以美国为什么从那时开始大片化?大片化能符合这个要求。你看《狮子王》那样的已经没了,2004年的时候,迪士尼的手绘工作室干脆解散。
腾讯娱乐:宽银幕的确是需要细节来支持。
王川:市场也需要你有写实风,那写实风做的最好的,就是日本,人家搞了四十多年。那你自己搞,搞得越好越像他。我也跟我们制作人员说,你躲避不了的就不要去管它。人家为什么花几个小时在路上,耽误了晚饭,跑到电影院黑灯瞎火的看你的电影?那就是因为到电影院看才有效果。包括我们这次做立体化,都是出于这个考量。
腾讯娱乐:所以打斗的美漫风格,就是为了大片效果?
王川:对!日漫是没有大片的,所以他国际化效果差。手绘领先美国几十年,为什么国际化影响力差那么多?他不那么喜欢整大片。我们学他们的风格,但要规避他们的缺点。
腾讯娱乐:没办法,日漫的大本营还是在电视上放的各种TV版,小荧屏习惯了。
王川:对。所以我们以后还是要强化这种美漫式打斗和更多充沛的细节。
制作成本太高?
“《魁3》的成本跟《魁2》持平的话,效果会更好!”
腾讯娱乐:《魁2》做成3D版本,是为了效果而非票价?但这样成本飙升,票房压力大吗?
王川:二维立体化是个国际难题,它效果一般都假。但迪士尼那《狮子王》鼓起来了,我们当时看了以后就觉得,我们中国人也要有这样的技术。咱就自己研发这技术,咱可以不用,但不能不会。
腾讯娱乐:《魁拔》系列技术成熟了,以后会不会成本再往下降?
王川:《魁2》的成本比前一部已经低了大概四分之一,因为之前的成本有五六年的前期研发费用嘛。《魁3》的成本如果要跟《魁2》持平的话,效果会好很多。但《魁3》我们给自己提了要求,场面要更大,向迈克尔·贝学习。
腾讯娱乐:《魁拔》以后有没有横向发展的想法?《喜羊羊》卖得好,是因为它之前有电视版,包括《洛克王国》系列,它是根据腾讯游戏改的。这样对影片的票房肯定是有帮助的。
王川:我们后面会做。而且我们今年投资了一家游戏公司,开发跟《魁拔》有关的游戏产品。
腾讯娱乐:经过《魁拔》的磨练,再去开发TV版和游戏,是不是要轻松很多?
王川:那是必然的。我们也是这么计划的。
腾讯娱乐:经过这两次《魁拔》的发行最新电影电视剧大全集,青春树在营销方面有吸取到经验值吗?动画发行跟真人电影发行难度有差吗?
王川:营销这块作为产品和观众连接的最后关节,作用还是很大的。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还是很弱的,今年跟博纳合作,你就会发现,他就是比之前那个公司经验好,他能首周末就能票房是第一部的六倍以上,这就很能说明问题。
腾讯娱乐:《魁2》目前的市场反应在你意料之中吗?
王川:我们一直的定位,是希望它能给那些半大小子看,我们的搜索指数也直逼《星际迷航》,但这里头多少人会去影院看呢?这是我们以后要研究的问题,再调整定位和年龄段。
腾讯娱乐:不知道你了不了解现在国内漫画迷的一个状态。他们大多是日漫培养出来的,但由于常年看盗版和下载,没有养成去影院看动画尤其是国产动画的习惯。有没有想过,后续的《魁拔》系列不是去迎合他们,而是去改变他们的观影习惯?
王川:我没有歧视的意思,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,大城市的孩子早熟,他能看得懂。小城市的孩子可能会晚熟。我就希望能通过产品将半大小子从上网、上学的节奏中解放出来。以后问起他们的青春,能把它当成一个记忆点。所以我为什么一直要求他们产品要有后续话题,他们看完可以议论,有共同话题。
硬件和软件哪出了问题?
“硬件同步率不差,人才缺失才是关键。”
腾讯娱乐:青春树一直在试图打造动画产业链条。软件当然就是人才,硬件这方面呢,有没有突破?
王川:硬件这块儿,国内跟世界先进水平,同步率还是挺高的。以往说到硬件,都是指动画设备,其实动画设备体现的不是动画人的水平,是IT人的水平。我们现在打的口号是,一个产品,一项技术,一个团队。通过做这个产品,培养这项技术,以及掌握这项技术的团队。《魁拔》只是推向市场的一个产品,一个持续的影响。
腾讯娱乐:软件这一块呢?我前段时间参加大学生电影节的一个活动,动画单元获奖者基本就被北电、传媒和清华三所学校包了。这可以理解为人才输出有问题吗?
王川:你很敏感,这是个事实,现在的动画业人才,就是来自于你说的这三所学校。我也经常给他们办讲座,我的理解是,他们确实是通过某些途径筛选出来的精英,但在整个行业里,他们并不活跃。包括六一档活跃的这几个动画片的导演,以及《喜羊羊》这些知名品牌的导演,他们没有这三所学校毕业的。这是一个挺值得研究的事儿。
腾讯娱乐:那这问题出在哪儿?
王川:我们没把他们往商业动画这方面去推,他们自然也表现得不够活跃。咱们这个行业实践性很强,那工业化就不容忽视。其实不止这三所学校的学生,全国学动画的有30多万人,但都不活跃,为什么呢?以前有一种说法,是三大陷阱。第一是保送研究生。那你就接触不了实践了,你只能当老师,但你没干过,你能教出什么呢?第二是毕业当导演。你毕业就有当导演的实力的话,咱中国动画不知道飙到什么程度了。你第一部拍不好,这帐就算你身上了,你就是一垃圾片导演,这对你以后没什么好处。以后我再让你从头学起,你都当过导演了,也不太愿意。第三是毕业拿高薪。比如网站或游戏公司,薪水不低,但多少年之后,你的水平还是只能画界面。
腾讯娱乐:这么一说,这诱惑力确实蛮大的。
王川:所以你很好理解,当年那些得奖的人,后来都哪去了呢?怎么看不到他们了?全陷进这仨陷阱里去了。
腾讯娱乐:在你看来,现在的动画人才,偏讲故事、塑造世界观的人更缺,还是偏美术、基本技术活的人更缺?
王川:对行业来说,两者都缺。日本其实也缺讲故事的人,因为它同质化严重,越想摆脱越需要不一样的创意和世界观。但他们产业发达,每个人都很专心干自己的事儿。我们是人才缺口比较大,他很难专心去干一件具体的事儿。又写故事又去画分镜,他很难成为一线专家。
华语动画的问题?
“咱20天的配音量,日本20个小时就做完了。”
腾讯娱乐:华语动画我有个印象流的概念,就是做短片的高手很多。包括之前的《李献计历险记》(动画版 真人版)、《红领巾侠》,你怎么看这个现象?
王川:短片跟长片有本质不同。表面上说,短片我一两个人就能完成。就咱哥俩画,画两年,做个五分钟的片子,肯定没问题。你像《魁拔》,它得用150多人画,你让这一百多人画出来都是同一个水平,这是有难度的。我们都是找工艺师教大家,这样画是对的,那样画是错的,这是个工业化的过程。
腾讯娱乐:这过程光想想就头疼。而且搞艺术的似乎都不太习惯群体作战。
王川:没错,咱国内是最不喜欢工业化的了。你首先是不服,然后检验的时候,人说你这耳朵画得不行,你会说谁看那耳朵?差不多得了。一来二去,你这画风就劣质了。你做一个大项目,这肯定就得做乱了。观众看不出你工艺差别,但他能看出你画面太糙。
腾讯娱乐:剧本和时长方面也不一样吧。
王川:那是当然的。“你在夕阳下眺望远方”,这个转换成画面,就是先出现人物特写,再出现太阳。“夕阳西下,你在眺望远方”,这就是得先出现夕阳,接着才是你的人物剪影。这就是解读剧本的能力。时长方面也一样,你8分钟就完了,只要维持8分钟的张力就好。长片是十几个8分钟的过程,更考验功力。
腾讯娱乐:这种工业化的集体弱势,也体现在声优这块儿吧?国内好像很少有专门干这个职业的。
王川:你说的对。声优这个,是需要市场养育的。你动画产量太少,声优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。《魁1》的时候,我们做了个日文版,做日文版配音的时候,他们的价钱跟我们是一样的,我就很惊讶,他们怎么挣钱呢?日本消费那么高?因为他们熟练。咱们配音花了20天,他们是20个小时。你做一个项目的时间,人家能做20个。
腾讯娱乐:我很好奇一点。日本有吉卜力工作室。美国有迪士尼和皮克斯,各大电影公司也有自己的动画部门。为什么中国电影现在产业环境那么好,却没有独立的动画公司,华谊这样的大公司也没有动画部门呢?
王川:它跟这个产品的收益率有关。咱们的动漫行业在国内是个弱势行业,弱势行业对成功机构来说,那是包袱。动画在美国和日本是盈利行业,是在全球圈钱的项目,你圈钱的话,商业公司肯定要介入啊,这是优良资产。你看美国每年的年度票房,前十里有五个是动画片。但在国内,你动画过1000万已经很不错了,你过2000万,人家就高看你了。这是个过程,你得用影片证明自己。我觉得3到5年内,华语动画会有票房好的作品出来,但也不会多,它进入门槛高。
欢迎光临 神马影院 (http://x3fra62fus.213410.c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